濰坊升降柱造型美觀大方,安全實用又環(huán)保,成濰坊高新區(qū)實驗學校大門口一道亮麗風景。
濰坊升降柱一般高約36的繪紋鋼筋柱子,內部澆灌水泥,安裝在地面上。有些護柱是正方體的,但大部分為圓柱結構,有角度或者是平整的帽檐。護柱的大小,顏色,質地,形狀和功用名目繁多。它們或固定,或可移動,或伸縮自如,也可作為一種裝飾品裝點原先的鋼管護柱。
濰坊升降柱都具有美學功能,尤其是金屬護柱,它們用來阻止車輛對行人和建筑的損傷,可作為一種最簡單的方法來控制進出,也可作為護欄圈定特定區(qū)域。它們可單個固定在地面上,也可以排成一條線來封閉道路,不讓車輛進來,從而保證安全。固定在地面上的金屬護欄作為長期的柵欄,而可伸縮可移動的護欄則能保證經(jīng)過認證的人群車輛的進入。
濰坊高新區(qū)實驗學校,于2010年建立的一所中學 ,位于濰坊市高新區(qū)惠賢路櫻前街交叉口東,毗鄰濰坊一中。
濰坊高新區(qū)實驗學校是濰坊市委、市政府和高新區(qū)黨工委、管委會精心打造的高起點、高標準、高品味現(xiàn)代化九年一貫制學校。學校占地242畝,總建筑面積5.4萬平方米,基礎投資近2億元。由加拿大泛太平洋(集團)設計公司設計,按照“以 [1] 人為本,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的設計理念,校園設計為“一個核心,多重院落,五個片區(qū)”,綠化率達到25.87%。配套建有公共服務中心、藝術中心、圖書信息樓、綜合實驗樓、餐廳、體育館各1棟,教學樓5棟、學生公寓4棟等16個單體建筑和擁有400米跑道的標準塑膠操場。學校還高標準配備了健身室、圖書閱覽室、微機室、物化生實驗室、歷史專用教室、地理專用教室、科學探究室、陶藝室、音樂教室、美術教室、心理咨詢室、機器人教室等多個功能室。
目前在校學生3000余名,54個教學班,教職工200余名。學校硬件一流、軟件一流,目前擁有全國優(yōu)秀教師1名,山東省教學能手2名,市教學能手30多名,省、市級優(yōu)秀教師、優(yōu)秀班主任50多名,省市優(yōu)質課獎80余人次。
自2010年9月建校以來,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,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指導,緊緊圍繞“打造優(yōu)質理想教育,構建和諧生態(tài)校園”,以“儒雅、謙和、睿智、包容”為校訓,堅持以人為本,深入探索科學育人新模式,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實踐能力,努力打造質量一流、特色鮮明的現(xiàn)代化、國際化學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