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全國兩會之際,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提交了一份《關于限制旅游場景過度使用“人臉識別”的提案》,直言在酒店加裝人臉識別設備終端,既沒有明確的法律和行政法規(guī)規(guī)定,也沒有正式成文的部門規(guī)章規(guī)定,該舉措不僅降低服務效率,容易引起游客的不滿和投訴,而且增加了企業(yè)的經營成本,建議公安部指導地方取消入住酒店必須刷臉的規(guī)定,并召回相關軟硬件設備。
戴斌在調研中關注到,當前,幾乎所有省市的賓館、酒店、民宿等旅游住宿機構都設置有人臉識臉系統(tǒng),入住前,游客除了要出示身份證件由接待人員查驗,還要到專門的人臉識別設備前“刷臉”才能入住。
據了解,2023年8月,國家網信辦發(fā)布的《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(guī)定(試行)(征求意見稿)》,對人臉信息采集、人臉信息使用、人臉識別技術安全保障做出了具體規(guī)定。征求意見稿中規(guī)定“賓館、銀行、車站、機場、體育場館、展覽館、博物館、美術館、圖書館等經營場所,除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規(guī)定應當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個人身份的,不得以辦理業(yè)務、提升服務質量等為由強制、誤導、欺詐、脅迫個人接受人臉識別技術驗證個人身份”。
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、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研究會理事姚志偉介紹,人臉信息屬于生物識別信息,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(guī)定,生物識別信息又屬于敏感個人信息,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,容易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或者使人身、財產安全受到危害的個人信息。他表示,采集、使用人臉信息必須遵循個人信息保護法規(guī)定,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,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,個人信息處理者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。
據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最新消息,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目前,上海已在全市嚴禁酒店強制刷臉,并表示這是自去年就已開展的專項工作部署,近期又進行了重申和強調。除了上海,全國多地,如廣州、湖北宜昌、珠海等已要求酒店取消“強制刷臉”規(guī)定。